专利摘要:
本文中闡述用於在一可攜式通訊裝置中提供一可延展螢幕之設備及機構。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可具備一多部分螢幕,該多部分螢幕之一部分可延展以提供一延伸觀看顯示表面或可縮回以提供一縮減看模式及增加之可攜性。在一縮減看模式中,可將一圖形顯示提供於一多部分顯示螢幕之一第一可見部分上,其中一或多個其他螢幕部分縮回及/或被遮掩而無法觀看以便提供該通訊裝置之一可攜式模式。在一延展觀看模式中,該一或多個其他螢幕部分可延展及/或被帶入至與該多部分顯示之一第一部分相同之平面中以便提供增加之顯示大小及解析度。
公开号:TW201301003A
申请号:TW101115858
申请日:2012-05-03
公开日:2013-01-01
发明作者:David A Kummer;Dan J Minnick
申请人: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IPC主号:H04B1-00
专利说明:
具可延展螢幕之通訊裝置
電子顯示技術自數十年前其開端以來已予以顯著演進。陰極射線管作為電漿顯示器在很大程度上已變得陳舊,液晶顯示器(LCD)及基於發光二極體(LED)之顯示器已變得更普通。此等新技術已允許越來越薄及越來越輕之顯示器,藉此允許形成越來越可攜但仍提供一有品質之高解析度顯示之裝置。
儘管使用該等顯示技術,但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之設計中在提供較大、較高解析度螢幕與使裝置更可攜之間仍存在緊張狀態。作為一實例,大量需要諸如APPLE® IPAD®等平板電腦計算裝置,此主要係由於其在一裝置中與一相對大、高解析度之螢幕耦合提供相當大之計算能力,該裝置比一膝上型電腦或甚至一小筆電更可攜。雖然平板電腦大小之可攜式計算裝置提供各種便利及優點,但其仍過於龐大而無法適度地在一口袋或皮套中攜帶。因此,若一人希望攜帶比其日常事務中之一標準智慧電話大之一通訊裝置,他或她仍通常需要一手提袋。此可能對通常已經攜帶大小足以存放一平板電腦裝置之包的女式不造成一問題。然而,美國社會尚未演進(或退化,此視一個人之觀點而定)到社會上可接受一男士攜帶一男包(縮寫為「murse」)或如Jerry Seinfeld所稱的「歐洲人手提包」(在此情形下,他可容易地安置一平板電腦大小之裝置以便無論去哪里都可以隨身攜帶)之程度。雖然一男士可攜帶一背包或公文包進入至某些環境中而不嚴重損害其男子氣概,但此等配備在其各種日常情形之適宜性上受到限制。舉例而言,一男士可能需要在就餐、看電影、約會、與朋友外出歡愉等時隨身具有一可攜式通訊裝置。因此,雖然一女士可將具有大於一智慧電話之一螢幕之一通訊裝置容易地添加至其可於其包中攜帶之物項清單中以在其希望時隨時隨地地存取,但目前對於攜帶一平板電腦進入至各種普通環境中,一男士卻有很少或沒有社會上可接受的有風度之選擇。此可攜性不平等僅係一通訊裝置之一螢幕大小與其可攜性之間的衝突之一項實例。
本文中所闡述的係用於在一可攜式通訊裝置中提供之一可延展螢幕之設備及機構。根據本文中之揭示,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可具備一多部分螢幕,該多部分螢幕之一部分可延展以提供一延伸觀看顯示表面或可縮回以提供一縮減看模式及增加之可攜性。在一縮減看模式中,可將一圖形顯示提供於一多部分顯示螢幕之一第一可見部分上,其中一或多個其他螢幕部分縮回及/或被遮掩而無法觀看以便提供該通訊裝置之一可攜式模式。在一延展觀看模式中,該一或多個其他螢幕部分可延展及/或被帶入至與該多部分顯示之一第一部分相同之平面中以便提供增加之顯示大小及解析度。
在一項實施例中,提供一可攜式通訊裝置。該可攜式通訊裝置包括用於經由一通訊網路接收通訊之一通訊介面。該裝置亦包括用於處理傳入之通訊之控制邏輯及用於自該裝置之一使用者接收輸入之一輸入介面。該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圖形處理器及一顯示設備。該顯示設備包含一第一螢幕,該第一螢幕提供由該圖形處理器所提供之圖形資料之一顯示。該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一第二螢幕部分,當該裝置處於一第一模式中時,該第二螢幕部分裝納於該裝置之外殼中且不處於一啟動狀態中。可將該第二螢幕部分自該外殼延展且將其帶入至與該第一螢幕部分共面之一第二位置中。在此一位置中,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邊緣可緊緊毗鄰及鄰接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邊緣。在此位置中,將該第二螢幕部分帶入至一啟動狀態中。當該第二螢幕部分完全延展且被帶入至啟動狀態中時,該圖形處理器可操作以提供待再現於第一螢幕部分及第二螢幕部分兩者上之圖形資料。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該處理器可利用由第一螢幕部分及第二螢幕部分兩者組成之一圖形顯示區來提供一單個圖形呈現。
在一第二實施例中,提供包括一第一螢幕部分及一第二螢幕部分之一可攜式通訊裝置。可將該可攜式通訊裝置置於一第一顯示組態中,在該第一顯示組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係摺疊於第二螢幕部分之頂部上使得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一平坦表面鄰接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背對平坦表面,使得僅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二平坦表面(其與該第一螢幕部分之第一平坦表面相對)面向該通訊裝置之一使用者且為該使用者直接可見。該第一螢幕部分係可操作的以自該第一顯示組態展開而成為一第二顯示組態,在該第二顯示組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之第一平坦面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平坦面處於同一平面中且形成一單個呈現表面。
在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實施例中,一可攜式通訊裝置可包含一可攜式電話裝置、一平板電腦裝置、一可攜式遊戲裝置、一手持計算裝置等。
圖1A圖解說明根據至少一項實施例之一可攜式通訊裝置100。圖1A之可攜式通訊裝置100具有一外殼102,外殼102裝納該裝置之各種組件,包括電子組件及電路,下文可關於圖8闡述該等組件中之某些。外殼102裝入具有自外殼102面向外之一平坦顯示表面之一第一螢幕部分104。外殼102亦裝入一第二螢幕部分106,第二螢幕部分106在圖1A中處於一縮回位置中以提供該裝置之一可攜式模式且因此安置於外殼102內部。如下文所闡述,關於圖1B、圖1C及其他圖,可將第二螢幕部分106自外殼102延展以延展該觀看螢幕,亦即,通訊裝置100之顯示區域。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攜式通訊裝置100進一步包括一選用致動器108,其可由可攜式通訊裝置100之一使用者接合以便自外殼102延展第二螢幕部分106。在一個實施例中,致動器108可由一使用者壓下或以其他方式接合以便以機械方式致使第二螢幕部分106自外殼102部分地延展。一旦第二螢幕部分106部分地延展,一使用者便可抓握第二螢幕部分106(或附接至其之某一部件)之某一部分以便將第二螢幕部分106自外殼102完全延展。
圖1B圖解說明根據至少一項實施例之可攜式通訊裝置100。在圖1B中,第二螢幕部分106係自外殼102部分地延展。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已接合致動器108以便起始第二螢幕部分106之延展。一旦第二螢幕部分106部分地延展使得使用者足夠可抓握第二螢幕部分,使用者便可輕輕地拉動第二螢幕部分106以便將其自該外殼延展。
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藉由安置於該外殼內之一軌道及軸承系統促進第二螢幕部分106之延展。舉例而言,安置於第二螢幕部分106之背側或邊緣上之一或多個軌道可結合安置於外殼102內之一或多個滾珠軸承或輥子滑動以便引導螢幕部分106之延展且在延展螢幕部分106時促進其平穩、均勻地且耗費最小氣力地滑動。
圖1C圖解說明可攜式通訊裝置100,其中第二螢幕部分106完全延展。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第二螢幕部分106一旦完全延展便定位於與第一螢幕部分104相同之平面中。雖然在圖1A及圖1B中,第二螢幕部分106在第一螢幕部分104下方且因此不與第一螢幕部分104處於同一平面中,但隨著將第二螢幕部分106移動進入至一完全延展位置中,在圖1C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第二螢幕部分106之一內邊緣(在此繪示中,左邊緣)可移動而略微超過第一螢幕部分104之一邊緣(在此繪示中,右邊緣),使得可將第二螢幕部分106向上移動而進入至與第一螢幕部分104相同之平面中。在此點處,第二螢幕部分106之邊緣可直接鄰接第一螢幕部分104之邊緣。在兩個螢幕部分直接彼此鄰接且在同一平面中之情形下,該等螢幕部分可形成一單個顯示器,該單個顯示器具有一較大大小及較大解析度。
一旦第二螢幕部分106完全延展,一或多個下覆支撐件或其他機械裝置(諸如,舉例而言一彈簧或上文所闡述之軌道及軸承系統之一部分)可促進第二螢幕部分106移動至與第一螢幕部分104相同之平面中。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一旦第二螢幕部分106之內邊緣離開第一螢幕部分104,外殼102內之一彈簧機構便可將張力置於第二螢幕部分106上使得第二螢幕部分106推至第一螢幕部分104之平面中。另外,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在第二螢幕部分106之背側及/或邊緣上提供一或多個結構,包括(舉例而言)上文所闡述之軌道結構,該等機構為第二螢幕部分106處於一延展位置中且將其固持就位提供支撐。
顯示螢幕部分104及/或106可由可用之各種類型之顯示技術組成。舉例而言,顯示螢幕可由背部照明式或邊緣照明式液晶顯示(LCD)螢幕或基於發光二極體(LED)之螢幕組成。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該等顯示螢幕部分可包含藉由LED光源來背部照明或邊緣照明之LCD螢幕。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利用電漿螢幕技術。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利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技術。OLED係其中由構成像素之電子結構提供其自身之光的一技術且因此可係背部照明或可不係背部照明。下文更詳細地論述OLED螢幕。
如在圖1C中所繪示,當使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完全延展及/或已「搭扣」進入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之同一平面中時,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與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可構成一單個組合式顯示表面。如在圖1A及圖1B之實例性圖解說明中所繪示之提供於處於通訊裝置100之一可攜式模式中之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上之一圖形呈現可經延伸或調節而呈現於該組合式顯示螢幕上,如在圖1C中所繪示。為利用當使第二顯示部分106延展時所提供之額外螢幕底材面,可使可用之螢幕解析度延伸以併入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所提供之額外解析度。舉例而言,若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之一螢幕解析度係320 x 240,且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螢幕解析度亦係320 x 240,則當使第二顯示螢幕延伸時,該組合式顯示表面可提供320 x 480之一總解析度。
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當自兩個或兩個以上顯示螢幕部分創建一組合顯示表面時,可使一圖形呈現旋轉。在圖1A至圖1C中所繪示之實例中,提供於圖1C之組合式顯示表面上之一圖形呈現既自圖1A中所提供之圖形呈現被放大亦被旋轉90度。可進行此操作以關於由一組合式顯示表面所提供之新螢幕解析度提供所提供之圖形呈現之最好比例。然而,在某些實施例中,通訊裝置可對該通訊裝置之一實體旋轉定位或定向敏感,且可因此根據一使用者固持該裝置之位置而使影像旋轉呈垂直。
圖1D繪示另一實施例,其中該通訊裝置之一圖形處理器提供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及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組合顯示表面之一不同功能。在圖1D中,圖1D中所呈現之實例性組合顯示表面非係如圖1C中所繪示組合式顯示表面提供一經延伸圖形呈現,而是繼續在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上提供一圖形呈現,同時亦在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上提供額外圖形元件之一呈現。在此實例中,該額外圖形呈現構成用於控制一持續之視訊呈現之一組觸控介面控制件。然而,實際上,可在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中提供任何類型之圖形呈現,該圖形呈現可與第一螢幕部分104中同時顯示之圖形呈現相關或不相關。
如在圖1D中所繪示,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顯示螢幕部分可與一觸控螢幕表面耦合以在該行動裝置處提供觸控螢幕功能。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顯示層可與一透明導電層連同電容及/或電流改變偵測技術耦合,電容及/或電流改變偵測技術偵測當觸碰一螢幕部分時可發生之電容或電流之輕微改變。觸控螢幕顯示器之其他實施例可偵測波反射之改變,諸如不可聞聲波或紅外光射線之一反射。
圖2A提供圖1A中所繪示之通訊裝置100之一第二透視圖。如在圖2A中所繪示,通訊裝置100包括一外殼102。外殼102可囊封通訊裝置100內所含有之電子元件,且下文關於圖8更詳細地闡述該等電子元件。通訊裝置100包括安置於通訊裝置100之一個表面處之一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裝置100亦包括在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下方之一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處於一縮回位置中且完全圍封於外殼102內。在此組態中,將所有圖形顯示提供於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處且該裝置經組態實現最大可攜性。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00可包括一選用致動器108,該致動器可由一使用者接合以起始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延展。
雖然在圖1A至圖1C、圖2A及各個其他圖中繪示一按鈕樣致動器108,但應理解,實際上可提供可操作以致使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被完全或部分地延展或變得可由一使用者延展之任何致動器、機械介面元件或電子介面元件。該介面元件可係定位於通訊裝置100之任何位置處。舉例而言,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將一開關放置至一第一位置中,該開關將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鎖定在外殼102中之縮回位置中。一使用者可接合該開關且將其置於一第二位置中,其中使該第二顯示螢幕部分之一部分延展使得使用者可完全延展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在另一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與顯示於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上之一電子介面元件互動,此致使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自外殼102釋放及/或部分地或完全延展。在又一實施例中,一致動器或其他機械或電子使用者介面元件可由一使用者接合以便釋放附接至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且使用者可推動、拉動或以其他方式與其互動以完全延展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部件。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拖出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而不接合任何致動器或使用者介面元件。
圖2B繪示其中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部分地延展之通訊裝置100。如上文所闡述,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使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基於一使用者對致動器108之一致動而部分地延展。一使用者可抓握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邊緣以便使其完全延展。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顯示螢幕部分106可具有沿外邊緣之至少一部分之一非螢幕邊緣部分(未繪示)。此部分可係由塑膠、金屬或另一材料製成且可供使用者操作以抓握該部分且延展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而不(舉例而言)弄污該螢幕或必須抓握一光滑或不耐用之表面。如上文所闡述,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底側或邊緣可耦合至或可不耦合至為第二顯示螢幕部分容易地滑動至一完全延展位置做準備之一或多個軌道以及安置於外殼102中之對應軸承及/或輥子。另一機構(舉例而言直接抵靠著第二顯示螢幕106之底側表面滾動之一輥子或滾珠軸承)可促進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平滑延展。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不提供用於增強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延展或使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延展平滑之機構。
圖2C繪示其中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完全延展之通訊裝置100。當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變得完全延展時,其可被垂直提升以進入至與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相同之平面中,從而提供一較大、單個顯示螢幕。如上文所闡述,可透過各種機構促進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移動使得其處於與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相同之平面中且使得第二顯示螢幕部分之一邊緣直接鄰接第一顯示螢幕部分之一邊緣。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耦合至外殼102之一彈簧或彈簧樣機構可對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施加一向上力使得一旦第二螢幕部分完全延展且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之一內部邊緣離開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之底側,便將該邊緣向上推。在另一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向上輕按於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上以在與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相同之平面中將該螢幕部分「搭扣」就位。
如在本文中別處所闡述及在圖2C中所繪示,一旦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完全延展,便可使先前呈現於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上之一圖形呈現延展以呈現於由第一顯示螢幕部分104與第二顯示螢幕部分106兩者所提供之組合顯示螢幕上。在各種實施例中,可自動或手動使由通訊裝置100提供於該組合顯示螢幕上之一圖形呈現之一定向旋轉。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實行圖形呈現之一旋轉以獲得螢幕空間及尺寸之一改良利用及/或減小或消除傾斜。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基於裝置100相對於一使用者之實體定向來旋轉該圖形呈現。
圖3繪示一通訊裝置300之一實施例,其可具有與圖1A至圖1D及圖2A至圖2C中所闡述之通訊裝置100之某些類似處。除一第一顯示螢幕部分304及第二顯示螢幕部分306之外,圖3之通訊裝置300亦包括一第三顯示螢幕部分307。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螢幕部分306及第三顯示部分307可具有上文所闡述之第二螢幕部分106之品質中之一者或多者。第三螢幕部分307在一縮回模式中可裝納於通訊裝置300之外殼302內。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第三螢幕部分307在處於一縮回模式(未展示)中時可安置於第二螢幕部分306下方,第二螢幕部分306繼而安置於第一螢幕部分304下方。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存在用於自該外殼起始第三螢幕部分307之一延展之一選用第二致動器(自圖3中之視圖中遮掩)或上文所闡述之任何其他實體或電子使用者介面元件。該第二致動器可係除對第二螢幕306操作之第一致動器308之外的一致動器。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接合一單個致動器308或其他使用者元件以致使第二螢幕部分306及第三螢幕部分307部分地或完全延展。
在其中一致動器或其他使用者介面元件由一使用者接合以部分地延展第三螢幕部分307之一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抓握該第三螢幕部分或連接至其之一部件以完全延展第三螢幕部分307。與上文所闡述之通訊裝置100一樣,當第三螢幕部分307完全延展時,可將其帶入至與第一螢幕部分304及/或第二螢幕部分306相同之平面中以便提供一單個顯示。如在圖3中所繪示,可更改、旋轉及/或延伸提供於第一螢幕部分304及/或第二螢幕部分306處之一圖形呈現以便利用由除第一螢幕部分304及第二螢幕部分306之外的第三螢幕部分307提供之額外螢幕空間。
圖4A圖解說明一通訊裝置之另一實施例:通訊裝置400。在某些實施例中,通訊裝置400及其元件可具有上文關於在先前圖示中所繪示之通訊裝置100及300所闡述之屬性中之某些。類似於上文所闡述之通訊裝置,通訊裝置400包括一外殼402、一第一顯示螢幕部分404且可包括一選用致動器408。通訊裝置400另外包括一邊緣部分412。邊緣部分412可由一金屬材料、經塗膠材料或其他材料組成,該材料可或可不與組成外殼402之其他外部部分之材料相同。邊緣部分412可用於保護第一螢幕部分404、其他顯示螢幕部分及裝納於外殼402內的通訊裝置400之其他元件在該裝置意外墜落之情形中免於損壞、免受水損壞或免受其他損壞。
圖4B圖解說明通訊裝置400,其中已將一第二顯示螢幕部分406自外殼402延展。第二螢幕部分406附接至邊緣部分412。當處於圖4A中所繪示之一縮回模式中時,第二螢幕部分406係裝納於外殼402內。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由一使用者致動致動器408以便釋放邊緣部分412。一使用者可抓握邊緣部分412且延展第二螢幕部分406直至使其完全延展。如上文所闡述,在被完全延展之前,第二螢幕部分406可安置於第一螢幕部分下方。然而,一旦將第二螢幕部分406完全延展,第二螢幕部分406可移動進入至與第一螢幕部分404相同之平面中,其中第二螢幕部分406之一內邊緣(其與邊緣部分412相對)可直接鄰接第一螢幕部分404之一毗鄰邊緣以便提供具有增加之大小及解析度之一單個顯示螢幕。
圖4C展示通訊裝置400之一實施例。除上文關於圖4A及圖4B所闡述之元件之外,圖4C另外包括一選用第三螢幕部分407,可使第三螢幕部分407自外殼402延展而得到一延伸觀看模式或縮回至外殼402中而得到一可攜式模式。當將第二螢幕部分406及第三螢幕部分407兩者置於縮回位置中時,一者或另一者可安置於該外殼中第一螢幕部分404下方且可將剩餘螢幕部分安置於另兩個螢幕下方。第三螢幕部分407附接至一第二邊緣部分413,該第二邊緣部分類似於邊緣部分412,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一致動器或其他構件釋放該第二邊緣部分。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可在無對一致動器或其他釋放機構之任何致動之情形下使第二邊緣部分413及/或第一邊緣部分412自外殼402延展,而可僅藉助一使用者所施加之一適量壓力使第二邊緣部分413及/或第一邊緣部分412延展。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可端視設計喜好,藉由外殼402中之一經彈簧輕微加載之突出物或藉由任何其他機構,推動第二邊緣部分413進入至一完全縮回位置且「哢噠」就位,此時將該裝置置於一可攜式模式中。然而,在此一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施加一較小力以便克服提供「哢噠就位」之機構且自外殼402延展第二邊緣部分413及對應之第三螢幕部分407。
類似於圖3中所闡述之通訊裝置,當將第三螢幕部分407自外殼402完全延展時,該第三螢幕部分可移動至第一螢幕部分404之平面中以便與第一螢幕部分404及第二螢幕部分406形成一平面表面以便提供具有對應增加之解析度之一較大、平坦、顯示表面。類似於圖3,呈現於該顯示裝置上之一或多個圖形呈現或影像可延伸、定向及/或旋轉以便利用由該延伸螢幕部分所提供之新近可用之螢幕解析度。
圖5A繪示具有一可延展顯示螢幕之一通訊裝置500之另一實施例。通訊裝置500包括一第一顯示螢幕部分504,其提供由通訊裝置500之一圖形處理器提供之一圖形呈現之一顯示。通訊裝置500亦包括一外殼502,該外殼裝納該裝置之電子組件及一選用致動器508,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致動器508可操作以完全或部分地延展通訊裝置500之該顯示螢幕,如下文所闡述。外殼502可包括邊緣部分,該邊緣部分保護螢幕504。
圖5B繪示通訊裝置500,其中已起始該顯示器之一延展。與其中一第二螢幕部分可自外殼502內部延展之圖1A至圖4C中所繪示之裝置不同,在通訊裝置500中,一最外面螢幕部分(在此情形中,第一螢幕部分504)可自通訊裝置500展開以展示一第二螢幕部分506。第一螢幕部分504可沿形成第一螢幕部分504與第二螢幕部分506之間的邊界之一軸展開且隨後摺疊。在一項實施例中,可藉由在一單薄片螢幕材料中提供一或多個凹槽、皺褶或摺縫(其將形成根據其可將螢幕部分摺疊或展開以延展及縮回該顯示器之軸)來適應本文中所闡述之摺疊機構。
在一項實施例中,一使用者可致動選用致動器508以便釋放該前面螢幕部分使得可將其展開。其他實施例可包括用於釋放該第一螢幕部分以便將其展開之其他機構,舉例而言,可提供一開關、一鉤、一拉手等。在另一實例性實施例中,該前面螢幕部分可「哢噠」就位於提供於外殼502中之一輕微突出物或滾珠軸承上方。使用者可接合一致動器或抓握該螢幕部分之一邊緣或附接至該螢幕部分之一輕微突出部件以便釋放並展開該螢幕部分。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無需釋放或致動器,且可完全由一使用者展開第一螢幕部分504。
圖5C圖解說明通訊裝置500,其中將第一螢幕部分504進一步展開(亦即延展)。圖5D圖解說明第一螢幕部分504之一完全延展,使得第一螢幕部分504與第二螢幕部分506共面且形成具有一較大大小及(在至少一項實施例)兩倍於該解析度之一單個顯示螢幕。應注意,在組態為如圖5A至圖5D、圖6A至圖6C及圖7A至圖7B中所繪示之通訊裝置500之實施例中,第一螢幕部分504(或其相似物604及704,在圖6A至圖6C及圖7A至圖7B之情形中)端視該螢幕部分係處於縮回模式還是延展(亦即,展開)模式來在該螢幕部分之雙面上提供一圖形顯示。比較圖5A及圖5B與圖5D來對此進行演示。如在圖5A中所圖解說明,當通訊裝置500處於一可攜式模式中(亦即,第一螢幕部分504摺疊於第二螢幕部分506中且覆蓋第二螢幕部分506)時,第一螢幕部分504之該可見向外面向表面提供一顯示。在某些實施例中,當將第一螢幕部分504展開時,如在圖5B中所圖解說明,該螢幕部分可繼續在同一表面上提供一圖形顯示,或視情況,在展開期間可將該圖形輸出停用或可將其傳遞至相對表面或螢幕部分506。然而,如在圖5D中所繪示,一旦第一螢幕部分504完全延展,該螢幕部分之相對表面立刻變成向外面向表面且被啟動。第一螢幕部分504之此表面結合第二螢幕部分506為使用者提供一圖形顯示。
因此,在圖5A至圖5D所繪示之實施例中,啟用第一螢幕部分504以在兩個表面上提供圖形輸出使得該螢幕部分可在摺疊(縮回)模式及展開(延展)模式兩者中操作。可使用各種顯示螢幕技術實現此雙面。在一項實例性實施例中,包含第一螢幕部分504之面板可包括兩個獨立LCD面板或LED面板,每一表面一個面板。在此一實施例中,一第一顯示面板(當通訊裝置500如在圖5A中所繪示處於一摺合(亦即可攜式)模式中時,該顯示面板面向外朝向一使用者)提供來自通訊裝置500之圖形輸出。然後,當將該第一顯示螢幕展開以便提供包括螢幕部分504與螢幕部分506兩者之一延展顯示螢幕時,如在圖5D中所圖解說明,可啟用第一螢幕部分504之第二相對面向之LCD面板或該第二相對面向之LCD面板變得可操作以在螢幕部分504之另一表面上提供一顯示以便給一使用者提供呈延伸組態之一圖形顯示。
在各種實施例中,可使用除利用兩個獨立LCD面板或LED面板之外的其他技術來在第一螢幕部分504之兩個表面上提供一顯示。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將在其兩個面上提供一顯示之一單個顯示面板用於第一螢幕部分504。此一顯示面板之一個實例性實施例包括併入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技術之一面板。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係一最近顯示技術產物,其允許在無背部照明之情形下在一薄材料薄片或膜上提供一顯示。一OLED由一電致發光層組成,該電致發光層通常包含回應於一電流而發射光之一有機化合物膜。當將構成OLED之電致發光層之材料置於經由該層提供一電流之兩個電極之間時,該層中之有機材料將發射光。可將各種發光材料及/或經著色部分安置於該層內以便類似於一基於傳統LED之顯示器、LCD或其他顯示器形成可呈現圖形輸出之色彩顯示。由於OLED本身發光,因而可在無一背光之情形下以某些組態使用OLED。此特徵可與透明或半透明發射材料及/或電極(連同其他透明或半透明螢幕層)組合以便形成半透明或甚至大部分透明之OLED。假設其可由聚合物製造,OLED可經設計而係可彎曲的且甚至係可摺疊的,同時仍提供其顯示功能。由於OLED可經製造而係可摺疊的,因而其極其適合包括摺疊之實施例,諸如圖5A至圖5D、圖6A至圖6C及圖7A至圖7B中所繪示之實施例。OLED技術已達到其中可將其用於用可與其他顯示技術競爭之解析度來提供完全功能性顯示而仍具有OLED優點之程度。
圖6A至圖6C圖解說明與通訊裝置500具有某些相似性之一通訊裝置600之一實施例。通訊裝置600包括一外殼602及一選用致動器608。圖6A至圖6C中所繪示之通訊裝置600之實施例包括包含一OLED顯示面板之一第一顯示螢幕部分604。可將其他材料層(諸如觸控螢幕層)添加至一或多個OLED層以形成一顯示螢幕面板。如在圖6B中所繪示,當類似於上文關於圖5A至圖5D所闡述,將第一螢幕部分604之OLED顯示面板展開以延展該螢幕時,繪示於該顯示面板上之圖形呈現在該顯示面板之另一表面上繼續可見。在圖6B之實例中,該影像貌似被反轉了(亦即,一鏡像影像)(假設自一使用者之角度),該影像係自相對表面觀看到的。此係第一螢幕部分604係由一OLED組成之一結果,該OLED可形成於一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薄片上。因此,利用OLED之一實施例可利用一單個OLED顯示螢幕將一圖形顯示呈現於一第一螢幕部分604之兩個表面上。
為給一使用者提供一圖形呈現之一非鏡像視圖,通訊裝置600之硬體及/或軟體偵測何時將第一螢幕部分604完全展開或部分展開(亦即延展)。在偵測此時,將該OLED顯示器中所顯示之一影像反轉,使得可自面向通訊裝置600之一使用者(其現在正觀看第一螢幕部分604之一相對表面)之一角度正確地觀看該影像。如在圖6C中所繪示,且同樣如在上文其他實施例中所闡述,除被反轉之外,亦可使一影像延伸及/或旋轉以便呈現一延伸視圖且利用該延展顯示所提供之解析度及螢幕空間,該延展顯示包括第一螢幕部分604及第二螢幕部分606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圖6B及圖6C之第二螢幕部分606可由OLED材料組成或可由其他顯示技術(例如,LCD)材料組成。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第一螢幕部分604及第二螢幕部分606可由一單薄片OLED顯示螢幕材料構造而成。
如在圖7A及圖7B中所繪示,一通訊裝置700之至少一項實施例可具有除一第一面板704及一第二面板706之外的一第三面板707。由外殼702裝入該等面板。當一通訊裝置處於一可攜式模式(在圖7A或7B中未展示)中時,第一面板704及第三面板707兩者經摺疊面向內。第三面板707可直接摺疊於第二(中央)面板706之頂部上,且第一面板704可摺疊於第三面板707之頂部上成為最向外面板。在此一組態中,使用者僅可見係最向外面板之第一面板704。第一面板704之面向外表面將給使用者提供一圖形呈現。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切換該組態使得第三面板707係最向外面板且在可攜式模式中時提供一顯示。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該裝置經組態以偵測第一面板及第三面板中之哪一者面向外且於其上提供一顯示。
如在圖7A中所繪示,第一面板704及第三面板707可經展開以便提供一相當大之延展顯示。圖7B繪示通訊裝置700,其中已跨越第一顯示螢幕部分(704)、第二顯示螢幕部分(706)及第三顯示螢幕部分(707)中之每一者提供一顯示以便提供具有延伸之螢幕空間及解析度之一單個延展顯示。通訊裝置700中所繪示之螢幕可係OLED螢幕,如關於圖6A至圖6C所闡述,或可係其他類型之螢幕,舉例而言,LCD,如上文所闡述。
在圖5A至圖5D、圖6A至圖6C及圖7A至圖7B中,所繪示之各種螢幕部分可由一單個顯示面板薄片組成,或每一螢幕部分可係附接至其他螢幕部分中之一者或多者之一個別顯示面板片。一顯示面板薄片可由各種材料層構成,包括顯示材料層(諸如一或多個LCD、LED或OLED元件薄片)、促進觸控螢幕功能之材料層、背部照明材料層、保護層及諸如此類。該等層中之一者或多者可係透明或半透明的。
圖8圖解說明一可攜式通訊裝置800之一實施例。通訊裝置800可完全或部分地表示本文中所闡述之任何通訊裝置(例如,100、300、400、500、600及700)。將參照一通訊網路闡述通訊裝置800,通訊裝置800與該通訊網路通訊以便自該裝置接收及傳輸資料。可攜式通訊裝置800包括一外殼802、一天線804、一通訊介面806、一使用者輸入介面808、一麥克風810、一揚聲器812、控制邏輯814、記憶體816、一電池818、一圖形處理器820及可與上文所闡述之各種實施例之顯示螢幕及/或螢幕部分一致之一或多個顯示螢幕822。下文更詳細地論述此等組件中之每一者。圖8係對一通訊裝置800之一實施例之一圖解說明,且應理解,可將其組件以功能方式或邏輯方式實施為硬體或實施為軟體且可整合於合併單元中或分離成圖8中所展示之實例性實施例中所繪示之單元之外的多個單元中。此外,通訊裝置800可包括除圖8中所繪示組件之外的額外組件。將娛樂裝置800之各種組件繪示為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或連接件連接。圖8中所繪示之連接件僅係說明性的;可使用任何數目個匯流排或其他連接件以數種組態中之任一者來連接娛樂裝置800之組件。
外殼802經組態以裝納各種所圖解說明之組件。一或多個顯示螢幕822可耦合至該外殼且可安置於其一表面處。如上文所闡述,一或多個螢幕部分可在處於一縮回模式時裝納於外殼802內,且可在處於一延展觀看模式時自其延展。外殼802可包括另外機械元件,諸如促進該一或多個螢幕部分延展之一或多個輥子、軸承及/或軌道。亦可提供用於該等螢幕之支撐結構。外殼802亦可耦合至促進該一或多個可延展螢幕部分之一部分延展或完全延展之一或多個致動器(在圖8中未繪示,但在先前圖中繪示)或其他使用者輸入機構(無論是機械的還是電子的)。應瞭解,可端視所期望之設計標準來使外殼802之尺寸及其組態變化。
一天線804安置於外殼802內或沿外殼802之一邊緣。一天線可經組態以接收及傳輸一或多個不同類型之無線通訊信號以便在通訊裝置800與一或多個通訊網路之間提供通訊。舉例而言,該天線可經組態以提供與一蜂巢式網路、一無線資料網路(諸如一無線LAN或WAN)之通訊,或可經組態以藉由各種無線協定以其他方式提供與其他裝置之通訊等。可存在用於與不同類型之網路通訊之多個天線或經組態以自各種類型之網路傳輸及接收信號之一單個天線。耦合至天線804之通訊介面806可包含經組態以經由天線804與一或多個通訊網路通訊之任何類型之無線收發器。通訊介面806可端視所期望之設計標準利用任何類型之無線通訊協定。
使用者輸入介面808係沿外殼802之一表面安置。使用者輸入介面808經組態以自一使用者接收使用者輸入。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使用者輸入介面808包括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之一或多個按鈕或鍵。使用者輸入介面808可包括其他類型之人-機介面,包括軌跡球、搖桿式開關、觸控板、觸控螢幕及諸如此類。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輸入介面808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該使用者之語音輸入。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使用者輸入介面808自與本文中所闡述之一或多個螢幕部分整合之觸控螢幕面板接收使用者輸入。
麥克風810經組態以自使用者810接收語音資料。揚聲器812經組態以將音訊資料輸出至使用者810。麥克風810及揚聲器812可定位於外殼802內或表面上之適當位置處。麥克風810及/或揚聲器812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係選用的。某些實施例可併入額外使用者輸入裝置,舉例而言,一相機裝置。
控制邏輯814可操作以控制通訊裝置800之操作。控制邏輯814可係一單個處理裝置或係可協同操作以控制通訊裝置800之操作之複數個處理裝置。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控制邏輯814可操作以控制通訊裝置800與一或多個通訊網路及/或遠端裝置之間的電話通訊及/或資料操作。在至少一項實施例中,控制邏輯814可執行提供及/或增強通訊裝置800之功能之應用程式及/或其他處理器。該控制邏輯結合記憶體816(其可係揮發性及/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操作以便執行所儲存之程式、儲存及重新叫用檔案,且提供該裝置之處理能力。
通訊裝置800包括一電源818,其可係一蓄電池及/或提供及/或促進與一外部電流源之一連接之一電源。
通訊裝置800包括一圖形處理器820、記憶體816及/或至顯示螢幕822之通訊裝置800的其他元件,圖形處理器820可操作以格式化及呈現自控制邏輯814提供之資料。根據上文更詳細闡述之實施例,圖形處理器820可操作以基於正延展或正縮回之一或多個螢幕部分來調整一圖形呈現之解析度、大小及/或定向。舉例而言,在其中存在兩個螢幕部分之一系統中,圖形處理器820可在第二螢幕部分縮回時將一圖形顯示呈現於一第一螢幕部分上。若將一第二螢幕部分延展,則圖形處理器820可調整該圖形呈現之比例及/或定向以便利用由該第二螢幕部分與該第一螢幕部分之組合所提供之較大螢幕空間。在諸如圖5及圖7所繪示之其中一或多個螢幕部分可經摺疊以便係縮回之實施例中,圖形處理器820可在提供於一螢幕部分之相對表面上之螢幕之間切換呈現。在利用在一螢幕部分之兩個表面處提供一顯示之一單個OLED螢幕之實施例中(如上文所闡述及在在圖6A至圖6C中所繪示),圖形處理器820可基於一螢幕部分正面向之方向來切換一影像之定向。舉例而言,圖形處理器可在摺疊一螢幕部分且該螢幕之一第一表面可見時顯示沿一第一定向之一影像,如在圖7A中所繪示,且可在將該螢幕部分展開時將該圖片反轉及/或調整成一第二定向,如在圖7C中所繪示。在某些實施例中,圖形處理器820可基於該等螢幕部分中之一者或多者是延展還是縮回來調整啟動或去啟動哪些螢幕部分。可藉由一或多個機械或電偵測裝置(例如,開關)偵測螢幕部分之延展或縮回,可根據所期望之設計標準來實施偵測裝置。
圖9圖解說明一流程圖,該流程圖繪示用於在一通訊裝置上顯示一圖形輸出之一方法。首先,偵測已將一通訊裝置置於一第一顯示組態中(操作901)。在該第一顯示組態中,該通訊裝置之一第一螢幕部分已摺疊於該通訊裝置之一第二螢幕部分上。將來自該通訊裝置之一圖形處理器之一圖形輸出顯示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一表面處(操作902)。如上文所闡述,當該通訊裝置處於該第一顯示組態中時,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二表面可面向內朝向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表面。隨後,可偵測已將該通訊裝置置於一第二顯示組態中,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已相對於該第二螢幕部分展開以便與該第二部分形成一單個顯示螢幕(操作903)。在此展開狀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二表面(其與該第一表面相對)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表面處於相同平面中且面向相同方向以便形成單個顯示螢幕。將一第二圖形輸出之一第一部分顯示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之第二表面上(操作904)。該第二圖形輸出之一第二部分顯示於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表面處,使得該第二圖形輸出顯示於該單個組合式顯示螢幕上(操作905)。
如上文所闡述,該第一螢幕部分可包括一單個顯示裝置,該單個顯示裝置提供在該第一螢幕部分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兩者處可見之一顯示。在某些實施例中,此單個顯示裝置可係提供一OLED顯示之一透明或半透鏡材料薄片。在圖9中所繪示之該過程之某些實施例中,當該通訊裝置處於該第一顯示組態中時,可由該第一螢幕部分沿一第一定向顯示來自該圖形處理器之第一圖形輸出。在此一實施例中,當已展開該第一螢幕部分以提供第二(延伸)顯示組態時,該圖形處理器可反轉該第一螢幕部分之第一定向,乃因該螢幕部分之該相對表面現在係正被觀看之表面。因此,為不展示圖形輸出之一鏡像影像,可水平地反轉該圖形定向以便在該延伸顯示組態中正確地顯示第二圖形輸出之第一部分。
在圖9中所繪示之過程中,當將該裝置置於延伸顯示組態中時,可相對於該第一圖形輸出增加該第二圖形輸出之解析度以便利用由成為單個顯示螢幕之第一螢幕部分與第二螢幕部分之組合提供之額外螢幕空間。另外,可使圖形輸出旋轉以便最佳地利用新近可用之螢幕空間及解析度。
雖然本文中闡述特定實施例,但本發明之範疇不限於彼等特定實施例。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中之任何等效內容來界定本發明之範疇。
可組合上文所闡述之各實施例以提供其他實施例。本說明書中所提及及/或本申請案資料清單中所列示之所有美國專利、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美國專利申請案、外國專利、外國專利申請案及非專利出版物皆以引用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若需要,可修改各實施例之各態樣以應用不同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之概念來提供其他實施例。
可根據上文詳細說明對實施例作出此等及其他改變。一般而言,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術語不應理解為將申請專利範圍限制於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揭示之特定實施例,而應理解為包括所有可能實施例以及授予此申請專利範圍之等效內容之全部範疇。因此,申請專利範圍並不受限於揭示內容。
100‧‧‧可攜式通訊裝置/通訊裝置/裝置
102‧‧‧外殼
104‧‧‧第一螢幕部分/顯示螢幕部分/第一顯示螢幕部分
106‧‧‧第二螢幕部分/顯示螢幕部分/第二顯示螢幕部分/第二顯示螢幕/第二顯示部分
108‧‧‧致動器
300‧‧‧通訊裝置
302‧‧‧外殼
304‧‧‧第一螢幕部分/第一顯示螢幕部分
306‧‧‧第二螢幕部分/第二顯示螢幕部分
307‧‧‧第三螢幕部分/第三顯示螢幕部分/第三顯示部分
308‧‧‧致動器/第一致動器
400‧‧‧通訊裝置
402‧‧‧外殼
404‧‧‧第一顯示螢幕部分/第一螢幕部分
406‧‧‧第二顯示螢幕部分/第二螢幕部分
407‧‧‧第三螢幕部分
408‧‧‧致動器
412‧‧‧第一邊緣部分/邊緣部分
413‧‧‧第二邊緣部分
500‧‧‧通訊裝置
502‧‧‧外殼
504‧‧‧螢幕/第一螢幕部分/第一顯示螢幕部分/螢幕部分
506‧‧‧第二螢幕部分/螢幕部分
508‧‧‧致動器
600‧‧‧通訊裝置
602‧‧‧外殼
604‧‧‧第一螢幕部分/第一顯示螢幕部分
606‧‧‧第二螢幕部分
608‧‧‧致動器
700‧‧‧通訊裝置
702‧‧‧外殼
704‧‧‧第一面板/第一顯示螢幕部分
706‧‧‧第二顯示螢幕部分/第二面板/第二(中央)面板
707‧‧‧第三面板/第三顯示螢幕部分
800‧‧‧可攜式通訊裝置/通訊裝置/娛樂裝置
802‧‧‧外殼
804‧‧‧天線
806‧‧‧通訊介面
808‧‧‧使用者輸入介面
810‧‧‧麥克風
812‧‧‧揚聲器
814‧‧‧控制邏輯
816‧‧‧記憶體
818‧‧‧電池
820‧‧‧圖形處理器
822‧‧‧顯示螢幕
圖1A至圖1D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具有一可延展顯示器之一通訊裝置。
圖2A至圖2C提供圖1A至圖1D之通訊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3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具有包括三個螢幕部分之一可延展顯示器之一通訊裝置。
圖4A至圖4C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具有包括一或多個邊緣段之一可延展顯示器之一通訊裝置。
圖5A至圖5D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具有利用一摺疊機構之一可延展顯示器之一通訊裝置。
圖6A至圖6C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具有利用一摺疊機構之一可延展顯示器之一通訊裝置。
圖7A至圖7B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具有利用一摺疊機構且包括三個螢幕部分之一可延展顯示器之一通訊裝置。
圖8圖解說明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一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對應組件。
圖9繪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用於在一通訊裝置上顯示一圖形輸出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300‧‧‧通訊裝置
302‧‧‧外殼
304‧‧‧第一螢幕部分/第一顯示螢幕部分
306‧‧‧第二螢幕部分/第二顯示螢幕部分
307‧‧‧第三螢幕部分/第三顯示螢幕部分/第三顯示部分
308‧‧‧致動器/第一致動器
权利要求:
Claims (21)
[1] 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其包含:一外殼;一圖形處理器,其處理資料以產生一圖形輸出;及一顯示設備,其安置於該外殼內,包含一第一螢幕部分及一第二螢幕部分,該顯示設備可調節以被置於其中該第二螢幕部分係縮回之一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及其中該第二螢幕部分係延展之一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其中:在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呈現由該圖形處理器提供之該圖形輸出之一顯示;該第二螢幕部分在該可攜式通訊裝置處於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時不在作用中且裝納於該外殼內部一第一位置中,且可自該外殼延展以將該顯示設備帶入至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在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該第二螢幕部分係安置於與該第一螢幕部分共面之一第二位置中使得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邊緣直接鄰接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邊緣以便與該第一螢幕部分形成一組合式顯示螢幕;及該圖形處理器經組態而以一第一格式提供該圖形輸出以在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再現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上,且以一個第二格式提供該圖形輸出以再現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上之一第一部分中及該第二螢幕部分上之一第二部分中,以便在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將該圖形輸出呈現於該組合式顯示螢幕處。
[2]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彈簧機構,該彈簧機構經組態以在其完全延展時將該第二螢幕部分移動至與該第一螢幕部分相同之平面中。
[3]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幕部分在處於該第一位置中時係裝納於該外殼內之該第一螢幕部分下方。
[4]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致動器,該致動器由一使用者接合以起始該第二螢幕部分自該第一位置進入至該第二位置中之一延展。
[5]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附接至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至少一個軌道,該軌道促進該第二螢幕部分自該第一位置進入至該第二位置中之一延展。
[6]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圖形處理器經組態以使該圖形輸出旋轉且增加該圖形輸出之一解析度用於在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將該圖形輸出呈現於該組合式顯示螢幕處。
[7]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安置於該外殼之一邊緣處之一保護邊緣部分,該保護邊緣部分耦合至該第二螢幕部分且可抓握以便自該外殼中之該第一位置拖出該第二螢幕部分以便將該第二螢幕部分移動至該第二位置中且將該可攜式通訊裝置帶入至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
[8] 如請求項7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保護邊緣部分係由與該外殼相同之材料構造而成且當該可攜式通訊裝置處於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時形成該外殼之一邊緣部分。
[9] 如請求項8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致動器,該致動器由一使用者接合以自該外殼釋放該邊緣部分且起始該第二螢幕部分自該第一位置進入至該第二位置中之一延展。
[10]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通訊裝置包含一行動電話通訊裝置,該可攜式通訊裝置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無線地接收及傳輸電話信號之一通訊介面。
[11] 如請求項1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三螢幕部分,其在該可攜式通訊裝置處於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時不在作用中且裝納於該外殼內部一第一位置中,且可沿與其中該第二螢幕部分可延展之一方向相反之一方向自該外殼延展,該第三螢幕部分可延展以便將該顯示設備帶入至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該第三螢幕部分經組態以被帶入至與該第一螢幕部分共面之一第二位置中,其中該第三螢幕部分之一邊緣直接鄰接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二邊緣以便與該第一顯示螢幕部分及該第二顯示螢幕部分形成一組合式顯示螢幕,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二邊緣與當該第二螢幕部分延展時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邊緣所鄰接之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邊緣相對;其中該圖形處理器經組態而以一第一格式提供該圖形輸出以在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再現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上且以一第二格式提供該圖形輸出以再現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上之一第一部分中、該第二螢幕部分上之一第二部分中及該第三螢幕部分上之一第三部分中,以便在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將該圖形輸出呈現於該組合式顯示螢幕處。
[12] 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其包含:一外殼;一圖形處理器,其處理資料以便產生一圖形輸出;及一顯示設備,其耦合至該外殼,且其包含一第一螢幕部分及一第二螢幕部分,該顯示設備係可調整的以被置於一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及一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經組態以在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置於一第一位置中,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係摺疊於該第二螢幕部分之頂部上使得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一平坦顯示表面面向內朝向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平坦顯示表面且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二平坦顯示表面面向外,該第二平坦顯示表面在該顯示設備處於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時呈現來自該圖形處理器之該圖形輸出,其中當該顯示設備處於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時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一平坦顯示表面及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平坦顯示表面不在作用中;該第一螢幕部分進一步經組態以提供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沿包含耦合至且直接鄰接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邊緣之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邊緣之一軸自其在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之位置展開,其中在該第二延伸顯示組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緊挨著該第二螢幕部分且與該第二螢幕部分共面地配置,使得該第一平坦顯示表面面向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平坦顯示表面相同之方向且與其形成一單個顯示螢幕,該單個顯示螢幕呈現來自該圖形處理器之一第二圖形輸出。
[13] 如請求項12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一平坦顯示表面及該第二平坦顯示表面係由安置於該第一螢幕部分內之兩個不同之背對顯示裝置組成。
[14] 如請求項12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一顯示表面及該第二顯示表面提供對安置於該第一螢幕部分內之一單個顯示裝置之一觀看,其中該圖形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該通訊裝置係處於該第一平坦顯示組態中還是該第二平坦顯示組態中之一偵測來更改該單個顯示裝置之定向。
[15] 如請求項14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單個顯示裝置包含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材料層。
[16] 如請求項12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及該第二螢幕部分係由具有多個層之一單個顯示薄片組成,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間的該軸包含該單薄片中之一皺褶,該單薄片可沿該皺褶起褶。
[17] 如請求項16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單薄片包括一觸控螢幕層。
[18] 如請求項12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三螢幕部分,該第三螢幕部分經組態以被置於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在該第一可攜式顯示組態中,該第三螢幕部分係摺疊於該第二螢幕部分之頂部上且在該第一螢幕部分下方;且其進一步經組態以被置於該第二顯示組態中,在該第二顯示組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及該第三螢幕部分沿包含該第一螢幕部分及該第三螢幕部分附接至其之該第二螢幕部分之相對邊緣之一第一軸及一第二軸自其在該第一顯示組態中之位置展開,其中在該第二顯示組態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及該第三螢幕部分緊挨著該第二螢幕部分且與該第二螢幕部分共面地配置,使得該第三螢幕部分之一平坦表面與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一平坦表面及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平坦表面形成該單個顯示螢幕,該單個顯示螢幕呈現來自該圖形處理器之該圖形輸出。
[19] 一種用於在一通訊裝置上顯示一圖形輸出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偵測已將一通訊裝置置於一第一顯示組態中,其中該通訊裝置之一第一螢幕部分已摺疊於該通訊裝置之一第二螢幕部分上;將來自該通訊裝置之一圖形處理器之一第一圖形輸出顯示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一表面處;偵測已將該通訊裝置置於一第二顯示組態中,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已相對於該第二螢幕部分展開,使得與該第一表面相對之該第一螢幕部分之一第二表面處於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一表面相同之平面中且面向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表面相同之方向,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表面形成一單個組合式顯示螢幕;將一第二圖形輸出之一第一部分顯示於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二表面上;及將該第二圖形輸出之一第二部分顯示於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表面上,使得該第二圖形輸出顯示於該單個組合式顯示螢幕上。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螢幕部分包括一單個顯示裝置,該單個顯示裝置提供在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兩者處可見之一顯示,該方法進一步包含:當該通訊裝置處於該第一顯示組態中時,將來自該通訊裝置之該圖形處理器之該第一圖形輸出顯示為由該第一螢幕部分沿一第一定向顯示;及在偵測已將該通訊裝置置於該第二顯示組態中時,反轉該第一螢幕部分之該第一定向以便提供一第二定向以在該第二顯示組態中正確地顯示該第二圖形輸出之該第一部分。
[21]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當將該通訊裝置置於該第二顯示組態中時,相對於該第一圖形輸出增加該第二圖形輸出之一解析度且使該第二圖形輸出之一定向旋轉,以便利用成為該單個顯示螢幕之該第一螢幕部分與該第二螢幕部分之該組合所提供之額外螢幕空間及解析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91469B|2017-07-11|具可延展螢幕之通訊裝置
TWI686779B|2020-03-01|顯示系統及顯示裝置
CN206178548U|2017-05-17|与电子装置一起使用的附件装置
KR102313066B1|2021-10-15|휴대용 표시 장치
US8787008B2|2014-07-22|Electronic device with at least one extendable display section
TWM556348U|2018-03-01|可撓式顯示器及具有可撓式顯示器的裝置
US8380327B2|2013-02-19|Flexible electronic product having a shape change characteristic and method thereof
US7639237B2|2009-12-29|Roll-out touch screen support system |
KR101521219B1|2015-05-18|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1044822B2|2021-06-22|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structures
CN206541552U|2017-10-03|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20158812A1|2002-10-31|Phone handset with a near-to-eye microdisplay and a direct-view display
US20210058502A1|2021-02-25|Electronic device
KR20110120858A|2011-11-04|양면 스크린을 적용한 스마트 모션 유저 인터페이스
JP5835916B2|2015-12-24|携帯電子機器
US10705634B1|2020-07-07|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posed display region
KR20090065268A|2009-06-22|투명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한 폴더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114068B1|2021-09-07|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ltering virtual button arrangements presented on one or more display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Narayanaswami et al.2005|Unraveling Flexible OLED Displays for Wearable Computing
KR20120010691A|2012-02-06|다기능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EP2705608A2|2014-03-12|
US20180232010A1|2018-08-16|
JP5740527B2|2015-06-24|
EP2705608A4|2015-03-04|
KR20160018830A|2016-02-17|
JP2014519244A|2014-08-07|
EP3940963A1|2022-01-19|
KR101781559B1|2017-09-26|
TW201610649A|2016-03-16|
WO2012151418A2|2012-11-08|
CN103620967A|2014-03-05|
KR20140002052A|2014-01-07|
US20180173276A1|2018-06-21|
US10409330B2|2019-09-10|
US10317944B2|2019-06-11|
US9927839B2|2018-03-27|
EP3462624B1|2021-06-23|
US20190377384A1|2019-12-12|
EP3462624A1|2019-04-03|
US20120280924A1|2012-11-08|
CN103620967B|2016-11-02|
TWI591469B|2017-07-11|
WO2012151418A3|2013-01-17|
US20210173445A1|2021-06-10|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08035B|2013-11-01|2015-11-11|Buwon Prec Sciences Co Ltd|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574163B|2015-04-22|2017-03-11|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多電子裝置間螢幕畫面互動的方法及電子系統|
TWI596507B|2014-05-23|2017-08-21|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可折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082832B1|2017-09-01|2018-09-25|Acer Incorporated|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016714B2|2019-05-28|2021-05-25|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Co., Ltd|Multi-screen splic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ransceivers for detecting approaching of other displays|
TWI742380B|2019-05-31|2021-10-11|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顯示裝置及顯示裝置的拼接結構|US6297838B1|1997-08-29|2001-10-02|Xerox Corporation|Spinning as a morpheme for a physical manipulatory grammar|
JP2000278373A|1999-03-29|2000-10-06|Ricoh Co Ltd|携帯型電子機器|
US6859219B1|1999-10-08|2005-02-22|Gateway,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display devices|
KR100322101B1|1999-12-09|2002-02-06|김순택|개인 휴대 통신장치|
AU2391901A|2000-01-24|2001-07-31|Spotware Technologies, Inc.|Compactable/convertible modular pda|
JP3501710B2|2000-02-23|2004-03-02|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携帯電話機|
US7138962B2|2000-03-29|2006-11-21|Eric Koenig|Multi-task interactiv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US7289083B1|2000-11-30|2007-10-30|Palm, Inc.|Multi-sided display for portable computer|
US6850780B1|2001-01-16|2005-02-01|Palmone, Inc.|Compact palmtop computer system and wireless telephone with foldable dual-sided display|
JP2003158573A|2001-11-21|2003-05-30|Canon Inc|折り畳み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682456A|2002-09-17|2005-10-12|金时焕|多显示设备|
TWM251406U|2003-12-16|2004-11-21|Arima Communication Corp|Duo-display mobile phone|
KR101033569B1|2004-02-21|2011-05-1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확장형 디스플레이부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GB0412193D0|2004-06-01|2004-06-30|Filtrona United Kingdom Ltd|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rticle tagging|
TWM264541U|2004-09-21|2005-05-11|Inventec Corp|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tacked display|
KR100700004B1|2004-11-10|2007-03-26|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양면 발광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0672307B1|2004-11-13|2007-01-24|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706676B1|2004-12-13|2007-04-11|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접철식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화면을 구비한 모바일 단말기|
TWI254555B|2004-12-23|2006-05-01|Giga Byte Comm Inc|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260921B|2005-04-22|2006-08-21|Su-Ching Yiu|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rotatable display screen|
KR100755851B1|2005-10-14|2007-09-07|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멀티미디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이를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및이동 단말기용 크래들|
JP2007124025A|2005-10-25|2007-05-17|Aruze Corp|携帯電話機|
CN101171621B|2006-01-06|2012-02-15|夏普株式会社|便携终端装置|
TWI308476B|2006-04-20|2009-04-01|Mitac Int Corp||
KR100800337B1|2006-05-10|2008-02-04|오준수|휴대기기 구조|
US7787917B2|2006-12-28|2010-08-31|Intel Corporation|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tinuous display|
EP2108141A1|2007-01-31|2009-10-14|Agere Systems, Inc.|Handheld device with multiple displays|
CN101242438A|2007-02-09|2008-08-13|乐金电子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一种可折叠的移动通信终端屏幕装置|
KR20080076005A|2007-02-14|2008-08-20|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휴대용 단말기|
US20090009423A1|2007-07-07|2009-01-08|Yuming Huang|Variable size electronic display based on slide-out and slide-in mechanism|
KR101406169B1|2007-10-24|2014-06-13|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확장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565002B2|2007-12-28|2010-10-20|京セラ株式会社|携帯通信端末|
JP2009180846A|2008-01-30|2009-08-13|Toshiba Corp|情報処理装置|
JP5085725B2|2008-03-05|2012-11-28|京セラ株式会社|開閉式小型電子機器|
TWI441116B|2008-04-22|2014-06-11|Creator Technology Bv|附加具有能有進一步功能之本體的可撓性顯示器之電子裝置|
KR20090122601A|2008-05-26|2009-12-01|박정우|눈보호 커버지지대|
KR101537685B1|2008-06-04|2015-07-20|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제어방법|
US20100007603A1|2008-07-14|2010-01-14|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rientation|
KR101453906B1|2008-08-27|2014-10-2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KR20100027502A|2008-09-02|2010-03-11|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플렉서블 디스레이부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866840B2|2008-09-08|2014-10-21|Qualcomm Incorporated|Sending a parameter based on screen size or screen resolution of a multi-panel electronic device to a server|
KR20100050319A|2008-11-05|2010-05-13|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KR101563685B1|2009-02-12|2015-10-28|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860579A|2009-04-10|2010-10-13|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便携式电子装置|
TW201039099A|2009-04-22|2010-11-01|Song-Yuan Hu|Electronic device|
TWM371622U|2009-05-13|2010-01-01|Ho-Yi Chen|Enclosure of tool box with built-in color display layer|
CN201550146U|2009-07-31|2010-08-11|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折叠式移动终端外壳及移动终端|
CN201440678U|2009-08-28|2010-04-21|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推拉结构移动终端外壳及移动终端|
TWM377622U|2009-09-16|2010-04-01|Ming-Yan Chung|A folding notebook computer|
CN102035910B|2009-09-29|2014-02-12|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多屏手机|
KR20110038560A|2009-10-08|2011-04-14|김시환|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101622635B1|2010-02-12|2016-05-20|삼성전자주식회사|3개의 표시부를 가지는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TWI376590B|2010-03-17|2012-11-11|Hon Hai Prec Ind Co Ltd|Dual-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TWM395340U|2010-08-04|2010-12-21|Micro Star Int Co Ltd|Fold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105428A1|2010-10-28|2012-05-03|Microsoft Corporation|Transparent display configuration modes|
US9927839B2|2011-05-03|2018-03-27|DISH Technologies L.L.C.|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extendable screen|US9164540B2|2010-10-01|2015-10-20|Z124|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display during a device flip|
US20120218202A1|2010-10-01|2012-08-30|Sanjiv Sirpal|Windows position control for phone applications|
US20120084737A1|2010-10-01|2012-04-05|Flextronics Id, Llc|Gesture controls for multi-screen hierarchical applications|
US9927839B2|2011-05-03|2018-03-27|DISH Technologies L.L.C.|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extendable screen|
US9495012B2|2011-09-27|2016-11-15|Z124|Secondary single screen mode activation through user interface activation|
TWI528826B|2012-08-08|2016-04-01|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顯示面板、可攜式裝置與應用於其上的控制方法|
TWI540466B|2012-09-06|2016-07-01|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可摺疊式顯示器及其影像處理方法|
WO2014101238A1|2012-12-31|2014-07-03|深圳市中柏电脑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式电脑及电脑主机|
US20140233747A1|2013-02-19|2014-08-21|DreamLight Holdings Inc. formerly known as A Thousand Miles, LLC|Immersive sound system|
KR102082781B1|2013-04-01|2020-03-02|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133034A|2013-05-09|2014-11-19|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984268B1|2013-06-28|2019-09-03|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다중 디스플레이 모드를 구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50029229A1|2013-07-27|2015-01-29|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Adjustable Size Scrollable Display|
KR102097496B1|2013-10-07|2020-04-06|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폴더블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512570B|2013-12-17|2015-12-11|Inventec Corp|具有雙觸控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及其畫面顯示方法|
KR102024187B1|2014-02-10|2019-11-04|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9891663B2|2014-02-10|2018-02-13|Samsung Elctronics Co., Ltd.|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US10379573B2|2014-02-10|2019-08-1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KR101642808B1|2014-03-03|2016-07-26|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D777131S1|2014-04-18|2017-01-24|Lg Electronics Inc.|Cellular phone|
USD777132S1|2014-04-18|2017-01-24|Lg Electronics Inc.|Cellular phone|
USD775601S1|2014-04-18|2017-01-03|Lg Electronics Inc.|Cellular phone|
KR102245363B1|2014-04-21|2021-04-28|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05022599A|2014-04-29|2015-11-04|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一种终端及终端屏幕显示方法|
KR20150126193A|2014-05-02|2015-11-11|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한 컨텐츠 출력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60013748A|2014-07-28|2016-02-05|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휴대 전자기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05373217A|2014-09-02|2016-03-02|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多屏显示装置|
WO2016035907A1|2014-09-03|2016-03-10|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KR102186843B1|2014-11-24|2020-12-04|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60066873A|2014-12-03|2016-06-13|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디스플레이 제어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4635755B|2014-12-03|2019-03-15|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显示器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4483825B|2014-12-11|2017-01-25|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手表的表盘和智能手表|
KR20160094815A|2015-02-02|2016-08-10|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다중 디스플레이 기반 전자 장치|
US20160321969A1|2015-04-29|2016-11-03|Intel Corporation|Imaging for Foldable Displays|
US10628108B2|2015-05-08|2020-04-21|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ntrolling an ultra wide video display in stadium settings using mobile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US10592190B2|2015-06-25|2020-03-17|Koninklijke Philips N.V.|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325728A|2015-06-30|2017-01-11|联想有限公司|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936138B2|2015-07-29|2018-04-0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503211B2|2015-09-13|2019-12-10|Intel Corporation|Multi-orientation display device|
USD822633S1|2015-11-04|2018-07-10|LenovoCo., Ltd.|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USD820801S1|2015-11-04|2018-06-19|LenovoCo., Ltd.|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70058220A|2015-11-18|2017-05-26|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977771B2|2015-11-18|2021-04-1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lla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70073443A|2015-12-18|2017-06-28|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영상 음향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015435B2|2015-12-18|2018-07-03|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Audio-visu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D833351S1|2015-12-28|2018-11-13|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Vehicle dashboard display|
US10339531B2|2016-06-10|2019-07-02|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ecur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9697388B1|2016-06-14|2017-07-04|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Unfoldable OLED reader/displays for the visually-impaired|
US10163154B2|2016-06-21|2018-12-25|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LEDteller windows|
US9747539B1|2016-06-21|2017-08-29|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travel card|
US10783336B2|2016-06-21|2020-09-22|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Reshape-able OLE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payment instrument|
US9665818B1|2016-06-21|2017-05-30|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universal plastic|
US10970027B2|2016-06-21|2021-04-06|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Combin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device|
US10460135B1|2016-06-21|2019-10-29|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Folda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purchasing instrument reader|
CN105892979A|2016-06-21|2016-08-24|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一种双丝杠式三屏自动开合显示设备|
CN106128098B|2016-06-29|2018-08-03|山西通畅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一种能够进行交通流量预测的多屏显示装置|
US9858558B1|2016-07-08|2018-01-02|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Multi-scree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utomated teller assistmachines for use by wheelchair users|
US9760124B1|2016-07-11|2017-09-12|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based displays|
US10580068B2|2016-07-11|2020-03-03|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LED-based secure monitoring of valuables|
CN106201407A|2016-07-15|2016-12-07|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终端|
JP1583195S|2016-07-27|2017-08-07|||
KR20180012904A|2016-07-27|2018-02-07|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US10043183B2|2016-08-30|2018-08-07|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visual authentication circuit board|
US10176676B2|2016-09-23|2019-01-08|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display with quick service terminalfunctionality|
US9880800B1|2016-10-26|2018-01-30|Dell Products L. P.|Routing content in a dual-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US10228839B2|2016-11-10|2019-03-12|Dell Products L.P.|Auto-scrolling input in a dual-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US10514844B2|2016-11-16|2019-12-24|Dell Products L.P.|Automatically modifying an input area based on a proximity to one or more edges|
US10429901B2|2017-01-20|2019-10-01|Dell Products L.P.|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user interface peripheral keyboard configuration|
US10156871B2|2017-01-20|2018-12-18|Dell Products L.P.|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display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US10198044B2|2017-01-20|2019-02-05|Dell Products L.P.|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use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ing|
CN106847094B|2017-03-31|2019-09-17|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9302525B|2017-07-25|2021-06-15|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播放声音的方法及多屏终端|
CN107483996B|2017-08-29|2019-05-17|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种视频数据播放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57839B|2017-11-20|2020-03-03|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34163A|2018-01-05|2018-07-27|联想有限公司|一种双屏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KR102246777B1|2018-05-09|2021-04-30|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확장 가능한 화면 영역의 콘텐츠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TWI676130B|2018-07-05|2019-11-01|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顯示裝置|
US10254803B1|2018-07-31|2019-04-09|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layered, foldable, bendable, flippable, rotatable, removable, displaceable, and/or slideable component|
US10296053B1|2018-07-31|2019-05-21|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attachable keyboard|
US10852773B2|2018-07-31|2020-12-01|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an accessory backpack|
US10296052B1|2018-07-31|2019-05-21|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removable keyboard|
US10802549B2|2018-07-31|2020-10-13|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multi-layered hinge|
US10725506B2|2018-08-21|2020-07-28|Dell Products, L.P.|Context-aware user interface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
US10852769B2|2018-10-29|2020-12-01|Dell Products, L.P.|Display management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0831307B2|2018-10-29|2020-11-10|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automatically reconfigurable palm rejection|
US10592051B1|2018-10-31|2020-03-17|Dell Products, L.P.|Touch input correction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1157047B2|2018-11-15|2021-10-26|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touch continuity across displays|
US11237598B2|2018-11-15|2022-02-01|Dell Products, L.P.|Application management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0712832B2|2018-11-15|2020-07-14|Dell Products, L.P.|On-screen keyboard detection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
US10860065B2|2018-11-15|2020-12-08|Dell Products, L.P.|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automatically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keys|
US11157094B2|2018-12-12|2021-10-26|Dell Products, L.P.|Touch input switching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0503207B1|2018-12-12|2019-12-10|Dell Products, L.P.|Dock for a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0642313B1|2018-12-13|2020-05-05|Innolux Corporation|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USD912045S1|2018-12-19|2021-03-02|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Electronic device|
US10928855B2|2018-12-20|2021-02-23|Dell Products, L.P.|Dock with actively controlled heatsink for a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KR20200100926A|2019-02-19|2020-08-27|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콘텐트 표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0747272B1|2019-04-03|2020-08-18|Dell Products, L.P.|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a keyboard with respect to a display of a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1099605B2|2019-04-03|2021-08-24|Dell Products, L.P.|Charger stand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
US10739826B1|2019-04-03|2020-08-11|Dell Products, L.P.|Keyboard deployment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
US10747264B1|2019-04-03|2020-08-18|Dell Products, L.P.|Hinge actions and virtual extended display modes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US10996718B2|2019-04-03|2021-05-04|Dell Products, L.P.|Foldable case for a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with a detachable keyboard|
US11071218B2|2019-04-10|2021-07-20|Apple Inc.|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liding expandable displays|
WO2020214176A1|2019-04-18|2020-10-22|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Electronic devices with hinge assemblies|
US11138488B2|2019-06-26|2021-10-05|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ingle-use payment instrument|
US10694145B1|2019-08-29|2020-06-23|LenovoPte Ltd|Presenting a portion of a first display on a second display positioned relative to the first display|
US10817020B1|2019-09-30|2020-10-27|Robert Charles DeMaio|Laptop with multi-display functionality|
CN110825169B|2019-11-04|2021-04-20|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一种变形的软体计算机|
CN111207909B|2020-01-19|2021-12-03|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模拟显示屏在前挡风玻璃成像的测试装置|
CN113852701A|2020-06-28|2021-12-28|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482138P| true| 2011-05-03|2011-05-03||
US13/461,469|US9927839B2|2011-05-03|2012-05-01|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extendable screen|
[返回顶部]